【影响】汉风西渐——西宁汉墓

  汉初武帝击匈奴,汉军进驻河湟地区,在今青海设立临羌县今青海湟源县和破羌县今青海省乐都县,大量汉人进入河湟地区,带先进技术和文化。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令将军赵充引兵攻先零羌,战后开启驻兵屯田,羌汉杂居,确保了河湟一带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汉羌文化的融合,使河湟地区的文化思想与原地区逐渐趋同。

  事死如事生是汉代丧葬俗的核心思想,所以汉代是历朝历代最为重视丧葬的一个朝代,上至天子贵胄,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死后墓室的营造孜孜以求,所以我汉代墓葬遗存十分丰富分布很广。西汉前期流行土坑墓土洞墓空心砖墓木椁墓,单人葬;西汉后期出现石室墓砖室墓壁画墓,开始流行夫妻合葬。到了汉,砖室墓普及全各地,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和崖墓也在山四川等地广泛流行,并流行家族几代合葬。汉王朝对河湟地区的经营带的不仅仅是边疆的稳定和政治的统一,更主要的是将原汉文化带到了河湟地区,从此汉文化成为河湟地区的主体文化,直到今天,这是汉王朝经营河湟地区带的最为深远的影响之一。

  今天看这一时期原汉文化对河湟地区的影响,同样也体现在了这一时期的丧葬俗上。西宁地区汉墓众多,较为典型的有上孙家寨遗址陶家寨遗址南滩汉墓群陶家寨汉墓群彭家寨汉墓群。

  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上孙家寨遗址为例,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础建设,在西宁市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发掘清理了182座汉代墓葬,这些汉墓的总体特征都是以汉文化因素为主,兼有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地方文化特点,可见这一时期西宁地区的汉墓更多体现出的是与原文化的性,而非个性。 青海省西宁市二十里铺陶家寨汉墓群,是新成立以青海集发掘数量较多的另一处汉墓群。1959年确立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大多数为汉代至魏晋时期的墓葬。研究表明,陶家寨古代人群很可能是氐羌人群的后裔,且埋葬的男性个体之间存在较的父系亲缘关系,因此这很有可能是以父系亲缘为纽带的家族墓地。20世纪8090年代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宁市博物馆先后对其进行了零星抢救性发掘,2002200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发掘墓葬89座,出土了陶器木器青铜器等文物。2011年在基本建设的过程发现两座砖室墓,它们形制相同,均为斜坡墓道券顶砖室墓,出土陶器木器铜器琉璃饰品31件套。这两座墓葬均未发现明确纪年的遗物,从形制上看时代在西汉晚期到汉早期。墓所出釉陶器为青海省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批釉陶器,单体陶厕则是目前所见唯一一座汉早期单体陶厕。考古发掘表明陶家寨汉墓无论是墓葬形制还是随葬器物,都与原汉墓趋于一致。

  2018年6月20日在西宁市凤凰山路发现了一座汉墓,根据现场勘查确认为汉代的土圹砖室墓,由墓道墓门前室后室组成。前室为穹窿顶,后室为券顶,后室为三人合葬,主棺为男性。摆放约为品字形。出土遗物包括有陶器木器 漆器铜器石器及动物骨骼。在前室的北角和西南角发现了两具狗骨骼,散布较为凌乱,北角还有搭建的狗窝。

  青海处于西陲,南下西藏通印度,西越新疆出亚,古往今,是西方文化交流的要地,也是多民族融合聚居之所。杨家寨汉墓不仅与边甘青地区,也与原地区的墓葬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从墓葬形制看,杨家寨汉墓与原地区的汉墓一脉相承,沿袭汉代北方常见的墓葬形制,前后室呈T字形排列,即横前堂后耳室墓。

  从出土器物看,杨家寨汉墓的陶器组合壶罐灶甑及铜器组合鼎杯釜等明器,为原及边出土墓葬常见器物。因此可以说杨家寨 汉墓既保留土著文化的传统,具有自己独特之处,又受到自原文化的影响,对研究当时汉王朝与西域民族间的交流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河湟地区汉魏时期的墓葬结构和丧葬俗提供了借鉴和补充材料。

  扫码填写西宁市博物馆藏品征集问卷

上一篇:【企业】电商网站如何提升订单转化率创新策略与实战技巧 下一篇:【影响】大阪歴史博物館